随笔丨黄麒华:诗境里的哲思——读王行水诗集《雪峰山的黄昏》有感

2025-08-16 20:21:00 实时讯息

诗境里的哲思——读王行水诗集《雪峰山的黄昏》有感

文/黄麒华

二十多年前,我就欣赏过诗人王行水的诗集《泛舟长河》《梦幻夜郎》。而后,又陆续欣赏过他的部分诗作。诗人的“歌声”长萦在耳。近日,又收到他的另一部新诗集《雪峰山的黄昏》,甚是惊喜。我连日连夜、一字一句、一页一章地读下去,还一边记下一些感悟心得。读完全书,更是激起了我分享心得的欲望。

王行水是一位政界诗人,心胸自然博大。他的心胸装得下山,装得下水,装得下日月星辰、风雨雷电,装得下花草树木、飞禽走兽,更装有黎民百姓的春夏秋冬、人民群众的劳动生活与喜怒哀乐。他的心空,是一个生有万物、包罗万象的“平行宇宙”。这宇宙,空阔、高远,其间的万物万象在目不暇接地任意翱翔,在没日没夜地肆意排列,在源源不断地组合成行云流水般的诗行。在王行水的世界里,时时是诗,处处是诗,事事物物都是诗。因此,他的诗,题材十分广泛,可谓“万物有诗”。而最令人动容的,也就一个字:“爱”!他的诗,饱含了诗人对雪峰大地自然万物的热爱和赞美,对执着追求未来的喝彩,对劳动人民及其劳动生活、劳动成果的深情礼赞、深厚感情、大爱情怀。

王行水是一位灵性诗人,心界自然空灵。他的心界里,宇宙空间、世间万物,都是富有生命而又相互联系的有机体。每一事物、每个意象都活蹦乱跳,生龙活虎般地按照各自的意愿奔驰奔涌。他的心界,俨然是一个生机勃发、朝气蓬勃的“平行世界”。因而,他的诗空旷、灵动,其间的万物意象都是“人化”的灵者、智者,可谓“万物有灵”。而令人拍案叫绝的也有一个字“活”!每一个意象都是鲜活的个体,每一诗行都是跳跃的情节,每一诗章都是奔腾的河流。

王行水的诗有如庐山,“横看成岭侧成峰”,读者读出的内容或许千人千面。而此文,我要重点分享的是:王行水,他还是一位诗界的哲人。他是诗界中能将自然、社会、人文等科学知识跨界融合入诗的探索者。通过融合,而后有了他自己的生活哲学、人生哲学,融于诗中而为哲思。

《编织春天》,描写野菊花“玩命似地要创造出自己的春天……冬天果然被捅了一个大窟窿,一方小小的锦绣山河春景图宣告了胜利”,表达了“只要锲而不舍地追求与奋进,就一定能创造出壮丽的图景”这一深刻的思想主题。

《春的奖赏》,写春“本质上是一只幼虫/从冬的甲壳虫里探头探脑地爬出/紫叶李与东北风一齐叉开了剪刀/既是剪彩又是喝彩/你我的风雨前行已无退路”。诗人由春的前行,出其不意地延伸至对人生的思考,告诫人们:人生是没有退路的,只能勇往直前。

《立春》写道:“毕竟冬寒已是强弩之末/春天不可阻挡地/行进在凯歌高奏的归途。”这是从大自然规律中延伸出来的人生哲理、励志誓言,告诉人们:困难是暂时的,艰难的时期即将过去,应像春天一样凯旋。

《小满》写道:“今日小满的设置更集智慧之大成/月满则亏水满则溢满招损谦受益/物至于此小则盈满正是人生好时节/难怪斑鸠咕咕的拉歌声数月不停/幸福就在于拥抱小满而神往圆满。”这是由“小满”时节悟出的生活哲学,寓意:物极必反,人们应把握尺度不求过满,只需小满而神往圆满,知足常乐才是幸福的。

《秋思》写道:“世人谁不憧憬未来/却忘了今天也曾是昨日的未来/真正要了却人生夙愿/只有把握现在/让今天变得更美一些。”这是由“秋”所悟到的生活辩证法,告诫人们:正确认识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关系,好好把握现在,把现在的每一天变美。

而《秋梦》全诗则更是一首人生哲理诗:“只有成熟的梦/才能经受冬的检阅”,“人生有许多的梦/零落在生活幽处/无数的梦都带着感伤/太嫩的幻想/总在风雨中碎化/冲洗眼泪的只有汗水”,秋梦“它是快天亮时的梦/每一步/都靠近黎明的岸”。警示人们,梦想要立足现实,只有符合实际可以实现的梦想,才能经得起岁月和困难的考验的道理;告诫人们:那些幼稚的幻想,只有用奋斗的汗水才能洗去挫折的泪水;启示人们:秋天的梦就是成熟时的梦,是逐步接近黎明、将要实现的梦。

《秋月》中写道:“阴晴圆缺算不了什么/只要中秋皎洁一回/足可让世人吟唱一生”,启示人们:不必过于计较人生得失,只要做成做好了一件事,也是成功的,同样可以得到他人赞赏。“所谓幸福美满/历来只是一种憧憬与渴望。”这里表达的是:事物均暗藏阴阳两极、正反两面,与宋代哲学家邵雍的对联“人生哪能多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的处世哲学相呼应。

《秋风》,诗人运用辩证思维,揭示了秋风美好的一面。其中“秋风为落叶送行也是一道风景”,“季节无法选择,风也无法选择/秋风是在为冬的来临开路啊”,赞美“秋风”甘为人梯,为他人提供帮助的谦让品质、奉献精神。

《秋草》中“草木一秋亦会吼出生命的绝唱”,既是对大自然规律的总结、赞美,更是对奋斗人生的赞叹,也是对人生价值的思考。

《秋闲》其“所有美好的故事都适合虚构/快乐在于交出自我一马平川”,寓意现实与理想之间始终存在着矛盾,所谓“美好”的生活都出自内心的感受。快乐源于放弃自我,放下过多的欲望,奔向更广阔的天地。而“雪峰山”“坚持着数星星数到天亮/苏宝顶保准奖掖你一个辉煌的太阳”,揭示了人生旅途中“坚持不懈,终见辉煌”的真谛。

《秋旅》中“生活是茫茫无边的海,秋旅至少能在海边捡些贝壳”,揭示了“行动”的重要性,寓意只有行动,生活便总不会让你失望,总会让你有或大或小的收获。

而《冬阳之恋》,则更是一首生活哲理诗:“风风雨雨阻挡不了铿锵的脚步”,“只要重拾到六根清净/一定会迎来壮丽的日出”,“天还会亮太阳就不可能消失/热望的眼神都自带灯火”,“聚在阳光下晒晒心事/家长里短也能聊出和煦春风”等等,均一语双关,揭示出深刻的道理,寓意:只要坚定地前行,任何困难也无法阻挡;遇事只要沉静下来,就一定能见到光明,实现目标;事物总是在运动中发展变化的,成功的希望必定存在,渴望成功的眼神,本身就带有希望之光;在公开的、温暖的环境中相聚交流,那些大大小小不愉快的事,也会聊出融洽的关系、快乐的心情。

以上是诗人从雪峰山的季节变化悟出的哲理。在雪峰山的菜谱中,诗人也悟出了不少道理。

《回锅肉》中,“这一趟回锅之旅还真有不小收获/适时回头成就了飘香惬意的人生”,说出了“浪子”及时回头亦可成就人生的道理。

《尖椒炒腊鸡肠》写雪峰山乌骨鸡“但它不满足于光辉的既往/活着的意义是要不断冲刺新的高度/在搏风击雨中锤炼内心和翅膀”。这未尝不可作为人们的座右铭。

《湘辣牛筋》,写“牛有些想不明白的是一根筋究竟有什么不好/现在它干脆抽出这根筋/……一盘红彤彤的湘辣牛筋在美味大赛中勇夺金牌/尝一粒就能听到任何五脏六腑都发不出来的咯吱之声”。揭示的是:一个人只要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优势,也能成就自我,艳压群芳,一鸣惊人。

《通道侗家腌肉》,诗末写道“腌制的过程就是一场新的孕育/孕育数月的腊肉又获得新的生命/新的生命色彩红润活蹦乱跳/十分张扬地登堂入室或招摇过市”。这是诗人以腌腊肉的过程,比喻事物发展变化中,在经历过低潮时期的酝酿后再获新生的过程,即:经过“腊制”(暂时的“蛰伏”),最终必会孕育出新的生命,有新的奇迹出现在人们面前。这是规律,也是真理。

《洪江豆腐乳》诗末写道:“生命走向了发霉长毛,反而获得了长久/一路走俏的洪江豆腐乳给市场和人生都上了一课”。这揭示了“物极必反”“世事轮回”“绝处逢生”的事物辩证法,也比喻一些事物越老越有价值,看似衰败腐朽,实获新生长久的奇特现象。

《香肠羊肉粉》写道:“所有的快乐都源于对得失的辨识/你看我羽化成了悠悠白云享受清风明月/挤干了你一生的素杂,反而让你饱尝到精鲜可口的肉食”。其间颇具思辨色彩,这是在阐释快乐的来源,以及如何对待人生得失的道理。

而《姜葱炒螃蟹》,则更像一则童话寓言:“螃蟹相信自己横着走竖着走都是对的/这块土地没有谁能挡得住/没想到这一回似乎有些失算/被不起眼的葱姜拦住了去路/并且教育螃蟹要讲规矩要听劝/一句老话就要耳朵能进油盐/螃蟹听了最初的反应是不吃这一套……可是左冲右突还是不仅不能过去/灵敏的鼻子差点还被葱姜呛歪/螃蟹想想好汉不吃眼前亏/暂时放下身段与葱姜俩玩乐忽悠一下/正当螃蟹和葱姜摔跤打闹玩得热火朝天/一只锅铲三下五除二把它们/全部铲进了早已等急的花菜碟”。多么精妙的比喻!那飞扬跋扈、横行霸道、不可一世的官僚,其后果不正和诗中的螃蟹一模一样吗?最终落得个被人“翻炒”,一下子成为世人“盘中菜”的可悲结局。

诗人,紧扣现实,针砭时弊,笔锋犀利,语意火辣,呼应民众呼声,一语中的,不禁令人拍案叫绝,直呼“痛快”!

这些菜谱诗,不仅替雪峰山、五溪大肆宣传了地方名菜,打足了广告,而且在抒写中表达了诗人对生活、对人生、对社会深层的思考。表面写事物变幻,内中含弦外之音,通过拟人拟物,一语双关,用形象化语言揭示深刻的道理。诗境里蕴藏哲思,乃是王行水诗的一个重要特色。

总之,王行水的诗,触动人的地方很多。诗中反映出来的广泛的题材、睿智的思维、大胆的想象、灵动的意象、奇妙的组合、生动的表达、真善美的主题、丰富的情感、深沉的思考、朴实的语言、深刻的哲理等等,将我深深吸引。捧着这部被我到处批着文字的诗集——《雪峰山的黄昏》,感慨良多。它不仅写出了堪比雪峰山的高度、怀化五溪大地般的宽度,更触及了读者灵魂的深处。

(2025年8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