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音无改:山东济南市章丘区村名里的千年故事
2025-08-24 05:42:00 实时讯息
#奋进新山东##济南头条# #章丘区#
在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每一个村庄的名字都不是随意取的。它们或源于历史事件,或来自地理特征,或为了纪念先人,或寄托了美好愿望。
01 古县城的记忆,绣惠街道的历史回响
章丘的历史,绕不开绣惠街道。这里曾是章丘县治所在地,长达1402年的时间里,都是章丘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绣惠”这个名字本身就充满了诗意,取自“绣江毓秀,惠风和畅”之意。这里的村庄名字,更是章丘历史文化的集中体现。
回村是章丘历史上最早的县城所在地。公元前479年,晋国赵鞅讨伐齐国,大军到达此地后返回,留下了“回军”之名,回村由此得名。汉代时,这里曾是阳丘侯刘安的封国都城,称为阳丘国,后来改为阳丘县。走在回村的街道上,仿佛还能感受到两千多年的历史沉淀。
康家村的由来则展现了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元代时,村民因烧制陶瓮发家致富,村名原叫“瓮发庄”。到了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村人康志皋认为“糠在瓮中不吉”,遂改村名为康家村。一个小小的村名变更,反映了人们向往吉祥如意的心态。
金盘村的名字则记录了唐代的劳动智慧。当时有人利用绣江河的水流落差,修建了四盘水磨,用来加工粮食,获得了丰厚收益,村庄因此得名金盘村。
02 黄河岸边古邑,黄河街道的历史沉淀
章丘西北部的黄河街道,地处黄河岸边,这里的村名往往与河流、历史变迁密切相关。
临济村是这一带最有历史底蕴的村庄之一。因濒临古济水(四渎之一)而得名。隋开皇六年(586年),朝阳县由延安镇迁至临济。十年后改朝阳县为临济县。宋咸平四年(1001年),临济县并入章丘。景德三年(1006年),在临济置清平军,辖章丘县。熙宁三年(1070年)清平军降格为县级军,驻地迁往旧军。金代又为临济镇,是章丘四镇之一。临济自隋代以来历为县、军、镇驻地,至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
村内一直流传着一句俗语:“临济街两头翘,观音阁对临济庙”。如今,村北仍存一座100多年的古建筑玉皇庙大殿。虽然年久失修,但建筑布局大气、结构细致严密、做工精雕细琢,仍能想见当年的盛况。
03 古军镇与移民记忆,刁镇街道的历史印记
刁镇街道的村名,记录了大量明代移民和历史变迁的痕迹。
旧军村的历史尤为悠久。宋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清平军驻地迁来此地(古称猇城)。军废后,人称“旧清平军”,后简化为旧军。明洪武二年(1369年),亚圣孟子55代孙随移民大潮从河北枣强迁居于此。后繁衍兴旺,茂至近代,成为一代东方巨商,人称旧军孟家。字号领军人物孟洛川,亦成为响当当的近代章丘标志性人物。
溪柳庄的改名则体现了一种文化雅趣。村原名清福庄,因濒临漯河,村民植柳固堤。1924年,教师焦凤云将村名改为溪柳庄,一个“溪”字,一个“柳”字,顿时使村名充满了诗情画意,展现了乡村知识分子的文化情怀。
请十户村的名字记录了一个团结互助的故事。宋代该村仅孙、孟、康三姓居住,人丁不旺。后又请来杨、张、任、王、时、李等十户人家,遂改村名请十户。这个村名体现了先民们互帮互助、共同发展的精神。
04 古村落的文化底蕴,相公庄与官庄街道的人文积淀
章丘东北部的相公庄街道和官庄街道,拥有多个历史悠久的古村落,这些村落的名称反映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梭庄村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与中国传统古村落。根据章丘县志可知:“去邑十里而近,有梭山焉。山形如梭,民依山成村曰梭庄”。梭庄村的建制最早在唐代晚期。村中李氏家族在明代中后期文风昌盛,后代世孙共考中七个举人跟五个进士。村西的文昌阁始建于明嘉靖年间,也是村中李氏文风开始昌盛的时候。
朱家峪村是另一个闻名遐迩的古村落,被誉为“江北第一古村”。它的原名叫城角峪,后因四面环山,草茂林丰,改名为富山峪。明洪武四年(1371年),朱良盛携全家由河北枣强迁来入村。因朱姓为国姓,村名遂改为朱家峪。实际上,这里从夏商时代就有村子了,古村有个土台子曾出土陶器。经专家考证,3800年前就有庐于此。可见,朱家峪的历史可以上溯到比龙山文化还要早200多年。
05 文祖与普集,文明发祥与历史传承
文祖街道和普集街道的村名,则与章丘作为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的历史密切相关。
文祖村是个非常古老的村落。尧帝时,文祖地带的两个部落经常发生战争。舜来处理此事,以仁慈和大智,使两部落化干戈为玉帛,从此安居乐业。为感尧帝之恩,百姓建一座文祖庙,庙匾上书“尧文德之祖庙”。在这座庙前,尧帝禅让,舜帝登位。《山东通志》记载:“丙辰七十有三载,舜受终于文祖”。明朝永乐年间(1403一1424年),张王孙等姓由河北枣强迁居于此,重建“尧文德之祖庙”,村名又恢复文祖一称至今。
普集街道的董家赵庄村名记录了移民历史。在元末明初之时,山东地区由于长期战争和瘟疫蔓延,人口死亡严重,十室九空。大约在明朝洪武二年的时候,董氏先祖董聪自河北枣强迁至山东章丘的“空壳村”赵庄。同时迁居赵庄的还有孙氏、高氏两家。之初村名仍沿用“赵庄”的称谓。以后三姓人丁兴旺,繁衍生息,便各自立庄曰“董家赵庄”“孙家赵庄”“高家赵庄”。
06 唐王东征与忠义精神,历史事件在村名中的印记
章丘很多村名与历史事件密切相关,尤其是唐王东征的史实,在多个村庄的名字中留下了印记。
养军店村因唐王东征时曾驻扎过军队而得名。马闹坡村则传说李世民东征时,曾在此地驻足休整。晚上,天上落下七颗流星,马受惊嘶闹不止,因此地处山坡,故取名马闹坡村。
饮马村的名称来源于北宋靖康二年(1127年)的靖康之难。金兵攻陷汴京后,俘虏了徽钦宗二帝及皇亲后妃重臣三千余人。在押解回五国城途中,经过章丘黄河街道的一个小村,在此饮过马,故取名饮马村。村民取这么个名字,大概也是不忘国耻吧。
徽宗村的名称则与宋徽宗有关。元代末年天下大乱,道教的地位也一落千丈。久受当朝和喇嘛教压迫的道教徒,乘机而起,在徽宗村这个地方建了一座规模宏大的道教庙宇。为了与喇嘛教抗衡,便抬出了徽宗这个牌子叫作徽宗庙,以壮声势。明初,移民迁至于此,傍庙建村,取庙名为村名,便有了徽宗村。
07 黄河变迁与水患记忆,沿黄村庄的苦难与坚韧
章丘西北部沿黄地区的村名,记录了大量黄河变迁和水患记忆,展现了沿黄人民与自然灾害抗争的坚韧精神。
侯家埝村的故事令人心酸。侯氏于明洪武二年(1369年)从河北枣强迁来,择大清河(今黄河)一小支流边建村,人称侯家溜子。清乾隆元年(1736年)大清河泛滥,河床东滚,该村经过12次搬迁,家家户户倾家荡产,无一例外,只好背靠一大埝建土屋而居。后来,人们干脆取村名叫侯家埝。至今该村仅80多户人家,200多口人。庄子虽小,却记载了黄河泛滥的大事件。
新街口村是由三个村子合并而成的。原来,清光绪十六年(1896年)黄河再次决口,滩区的张家庄、李家村和邹平的苗家庄三村全被淹没。被淹的村民纷纷迁来此地建村,取名新开口。后沿革为新街口。目前该村580多户,近2000余人,是仅次于后营村的黄河街道的第二大村庄。
无论是小村还是大村,章丘许多沿黄村落都有讲不完的黄河故事。清康熙帝曾把治理黄河列入毕生奋斗的三件大事之一,并手书于宫殿立柱之上,以示念念不忘。然历史条件所限,虽成效斐然,功德无量,但根治黄河之愿却只能是望河兴叹。只有在今天,靠党的领导,制度的优越和人民的力量,才真正根治了黄河之患。黄河两岸才成为美丽富饶的果蔬盛地,鱼米之乡。
08 手工业与商业传统,村名中的经济记忆
章丘素有“铁匠之乡”的美誉,这一传统在村名中也有所体现。
箭刘村的名称就与手工艺有关。刘姓祖居此地,以活牛筋制弓箭出名,故得名箭刘村。这一村名记录了章丘古代的手工业传统。
炭张村的名字则与古代的交通要道有关。宋代官道经村中,官府在此设“炭张店墩”(驿墩)。村名沿革为炭张铺,新中国成立后改称炭张。这个村名记录了古代章丘的交通和通信状况。
章丘的铁器在唐代时最为兴盛。《山东通志》记载:“唐时铁器章丘最盛”。在冷兵器时代,冶铁锻造产业的发达,对维护国家的安定,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据考证,早在西汉时期,朝廷就在济南平陵(今章丘)设立了铁官,负责督造兵器等。到了唐代,章丘多半的男丁都以打铁为生。出自章丘铁匠之手的陌刀、明光甲,让骁勇善战的大唐将士们如虎添翼、所向披靡。
贞观十八年(公元644年),唐太宗决定亲征高句丽收复辽东失地,实现国家统一。留房玄龄守长安,保障后方稳定和物资补给;派张亮、李世勣兵分两路,水陆并行直取辽东。唐太宗亲率精兵强将出征,雄踞于东征驿道上的齐鲁第一驿——白泉,占尽天时、地利、人和,成为东征大军驻军的天选之地。
09 民间信仰与宗教文化,村名中的精神世界
章丘的村名中还反映了丰富的民间信仰和宗教文化。
白衣村的名称与观音信仰有关。明洪武四年(1371年),刘、崔二姓由枣强迁来,在韦陀庙旁建村名韦陀村。次年又建一观音堂,塑白衣大士像,遂改村名为白衣。这个村名记录了村民的宗教信仰变迁。
徽宗村的名字则与道教有关。元代末年天下大乱,道教的地位也一落千丈。久受当朝和喇嘛教(藏传佛教)压迫的道教徒,乘机而起,在徽宗村这个地方建了一座规模宏大的道教庙宇,并建有藏经楼等大型附属建筑。为了与喇嘛教抗衡,便抬出了徽宗这个牌子叫作徽宗庙,以壮声势。明初,移民迁至于此,傍庙建村,取庙名为村名,便有了徽宗村。以皇帝的庙号取为村名,这在章丘是独一无二的,即便在全国,恐亦是非常独特的。
10 美好愿望与吉祥寓意,村名中的精神追求
章丘很多村名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全福村的名字就寄托了村民对幸福生活的渴望。明初,辛姓建村,以姓氏命名辛庄。后祖辈受穷,至建国前,以吉祥字命名全福村。这个简单的改名,反映了人们追求全面幸福生活的愿望。
三元村的名称也有美好寓意。明万历初年(1573),张、康、周三姓来此建村,原名桑园庄。后以“桑”“丧”同音不吉利,又因三姓同居一村,遂改名三元庄。“三元”寓意“三元及第”,寄托了人们对功成名就的美好期望。
溪柳庄的改名更是雅致。村原名清福庄,因濒漯河,植柳固堤。民国十三年(1924年),教师焦凤云改村名为溪柳庄。一个普通的村庄因为一个雅致的名字而平添了几分诗意,体现了乡村知识分子的文化情怀和审美趣味。
走在章丘的乡村间,每一个村名都是一部微缩的历史。回村记录着春秋战事的回旋;临济村见证着隋唐郡县的变迁;旧军村述说着宋代军镇的沿革;朱家峪村则承载着明代移民的奋斗。
这些村名连缀起来,就是一部跨越两千多年的章丘史册。它们比任何历史书籍都更加生动,更加有温度,因为它们就写在人们每天生活的土地上,挂在老百姓的口耳相传中。
米家空调全国售后服务网点号码实时反馈-今-日-资-讯(米家空调空调显示P2故障码,怎么处理? )

DAIKIN空调客服热线人工服务24小时(DAIKIN空调空调不能制热 )

TCL天花机售后全国服务号码多少实时反馈-今-日-汇-总(TCL天花机线控器与主板通讯故障 )

伊莱克斯中央空调客户服务号码24小时服务热线实时反馈-今-日-更-新(伊莱克斯中央空调空调解锁 )

米家空调售后服务热线(各区/24小时)统一客服热线(米家空调空调遥控器显示 )

开利空调售后服务号码24小时实时反馈全+境+到+达(开利空调空调定时 )

美博(MBO)天花机全国各市售后服务热线号码实时反馈-今-日-汇-总(美博(MBO)天花机空调外机接线 )

帅康空调用户客服中心实时反馈-今-日-更-新(帅康空调空调罩 )

卡萨帝空调全国售后维修号码-全国各区网点服务号码实时反馈-今-日-资-讯(卡萨帝空调空调显示e3 )

康拜恩空调用户客服中心实时反馈-今-日-更-新(康拜恩空调负载板与显示板通信故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