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郑永光:建议在黄海和东海增补建设国家气候观象台
2025-03-06 17:59:00 实时讯息
新京报讯(记者王景曦)我国海域作为重要的渔业、航运、能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区域,具有很强的气候敏感性。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气象局强对流天气重点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郑永光建议,优化海上气象监测布局,在黄海和东海海域增补建设国家气候观象台。
郑永光在调研中发现,海洋气象探测以卫星遥感监测为主,目前近海气象观测以传统的地面自动气象站为主,探测能力有限。目前,我国海域气象灾害监测覆盖尚不全面,对台风、海洋大风、海雾、雪等灾害性天气监测能力仍存在不足。
聚焦填补近海、中远海监测空白,郑永光建议优化海上气象监测布局,在黄海和东海海域增补建设国家气候观象台,建设中远海海洋气象综合观测系统。发展完善气象卫星和海洋卫星,尤其是低轨卫星针对中远海的大气探测能力,制定全国海上天气雷达布局和优先发展方案,重点在深远海区域、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海洋生态保护区的台风、海雾等灾害性天气多发海域,优先布局建设部分海上天气雷达,逐步实现全国海洋气象监测无缝覆盖。
如何确保气象观测设备在高盐、高湿的恶劣海洋环境中稳定运行?郑永光建议,加大研发投入,组织气象、海洋、电子信息等多领域专家联合攻关,重点突破雷达等气象观测设备的抗盐雾腐蚀、抗海浪冲击、高精度探测等关键技术。加强海上通信基础设施建设,保障气象观测设备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实时性。推动气象观测设备智能化升级,开发远程运维监控系统,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气象观测设备的实时监控和故障预警。
此外,要完善海洋气象探测管理等法规,建立健全海洋气象探测设施统一规划建设机制,气象、自然资源、交通运输、渔业等部门应规范行业管理,建立和完善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行业发展共谋共建共享共治机制,推动数据在多行业广泛应用。建议气象、海洋、交通运输、渔业、通信等多部门建立协调机制,加强与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开展前沿技术研究和应用示范,形成多方联动的建设格局。
编辑 张磊
校对 李立军
吾爱吾家智能锁售后号码-全国400服务号码实时反馈-今-日-更-新

真地(Realand)指纹锁全国售后服务网点号码实时反馈-今-日-更-新

烈豹指纹锁全国各市24小时售后服务点热线号码实时反馈-今-日-资-讯

中控指纹锁客户服务号码24小时服务热线实时反馈-今-日-资-讯

菲思盾(VSTON)壁挂炉服务号码24小时-售后号码实时反馈-今-日-资-讯

盖特曼指纹锁号码-全国统一400客服24小时服务热线实时反馈-今-日-资-讯

旺丽佳保险柜服务号码24小时(今日更新)实时反馈-今-日-更-新

恒义远保险柜用户售后客服中心实时反馈-今-日-资-讯

美洲豹热水器售后服务号码—全国统一客服热线实时反馈-今-日-更-新

楷模热水器售后服务号码及其服务网点介绍实时反馈-今-日-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