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资产重估的“中国叙事”正在展开
2025-05-22 06:12:00 实时讯息
证券时报记者 吴少龙
近日,来自19个国家和地区的近400名嘉宾齐聚深圳,在深交所主办的2025全球投资者大会的聚光灯下,热议中国资本市场“新质生产力”与“开放创新”带来的投资机遇。
中国新质生产力重构全球产业链价值坐标。2024年,中国实体上市公司研发费用达1.6万亿元,超800家企业研发强度超过10%。创新势能持续转化为产业优势,《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拥有26个全球百强科技创新集群,超过上年的24个,连续两年位居世界第一。摩根士丹利首席中国经济学家邢自强在会上指出,中国的产业链已经凤凰涅槃,以人工智能为例,中国可能是全球唯一一个能形成比较完整产业链的国家。
活力上市公司群体改写全球资产配置逻辑。A股市场的5000多家上市公司构成的产业矩阵,覆盖国民经济各领域,是中国加快转型升级的鲜活样本。2024年年报数据显示,面对多重压力,A股上市公司业绩总体保持韧性,四分之三的公司实现盈利,五成企业利润保持增长。世界银行前副行长、牛津大学教授伊恩·戈尔丁说:“中国的股市正在快速增长,也将很快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股票市场之一。”
资本市场系统改革成为吸引全球长期资本的“磁石”。一系列制度创新构建了“融资—投资—退出”的良性循环。在全球央行货币政策剧烈波动背景下,中国宏观政策的“定力”成为稀缺品。数据显示,去年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以来,外资持有深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股票市值增幅达40%,交易金额增长90%。瑞银全球金融市场部中国主管房东明直言,持续的高水平对外开放,尤其是金融领域的对外开放为中国资本市场吸引优质的境外长期资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资产向上重估,吸引全球资本的目光。面对变乱交织的世界,中国正以新质生产力为“创新之矛”、以制度型改革为“稳定之盾”,在“稳增长”与“促创新”平衡中,全球资产重估的“中国叙事”正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