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时代,文化产业如何“破壁出圈”?

2025-09-01 15:58:00 实时讯息

VR带观众“穿越”《山海经》奇山异水、文化数字版权交易平台“华藏”上线、中国企业积极参与国际文化话语体系重构……当前,数字文化产业快速发展,进入了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新阶段。

新技术如何厚植文化产业成长“土壤”,让发展“破壁出圈”?业界人士表示,数字技术丰富文化表现形式,数字经济促进文化产业跨界融合,助力文化产业国际化发展。未来,要以量化“标尺”赋能产业数字化发展、多方合力共建生态圈、政策和服务协同发力护航企业“逐浪出海”。

数据显示,2024年,以数字文化产业为主体的16类文化新业态营业收入突破6.67万亿元大关,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接近5%。

“这背后是技术应用与内容创新的深度融合,文化借助数字之翼打破了时空藩篱,实现了影响力与价值创造的双重跃迁,成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引擎。”浙江文化产权交易所董事长、总经理林文火表示,要以技术为基、信任为桥、价值为核,构建“文化为魂、数字为脉”的新生态,为文旅数据要素流通与全球数字经济发展注入可信动能。

融合是未来发展的“主赛场”,北京信息产业协会副理事长柏松表示,数字化让文化变为全球资产,“活”起来、全球“走”。例如,区块链技术赋能莫高窟,实现了文化IP的数字化新生,让老资源有了新玩法,价值看得见摸得着,将中国故事讲到全球。此外,数字化提升版权保护效能,让创作者有了“防弹衣”;重塑了粉丝经济,实现从粉丝追星到“社群共治”,将影响力变为可交易的数字权益。未来,数字文化产业发展需要技术更贴心、资产更丰富、治理更创新。

“当前,文化与数字经济的融合已进入深水区,从文化资源的数字化转化,到文化产品的数字化传播,再到文化产业的数字化重构,每一步都离不开技术支撑,更离不开合规生态保障。”浙江省文化产业投资集团专职外部董事胡朝东表示,在数字经济浪潮中,要让文化资源从“静态传承”走向“动态活化”,加速推动“数字+文旅”“数字+影视”“数字+文创”等融合项目的落地。

“通过数字技术与场景合作,还能够激活城市发展活力。”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发展中心“数字艺术与区块链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朱纪伟表示,要建立场景联动机制,整合景区、博物馆、古街与餐饮资源,打造无缝体验链;引入数字打卡技术,实现多场景互动,激发探索兴趣,提升复游率;建立跨行业合作伙伴关系,共享客源,协同营销,形成文旅生态圈,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业界人士表示,与传统文化产业相比,数字文化产业具备技术赋能高、进化速度快、融合能力强的特点。这些新特点也是数字文化产业的机遇与挑战,要不断完善治理体系,通过数字技术让传统文化资源获得更有效整合与更高效利用。

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