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穷山沟到4A级景区 这个小山村即将开出全中国第二家“共富超市”

2025-08-31 17:01:00 实时讯息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褚楠 赵怡然 通讯员 章霁玮

8月27日,谷城县五山镇堰河村“共富超市”联盟2号店建设现场,村党委书记闵洪艳指着货架设计图,满怀期待地说:“再有一个月,这里不但能买到咱们的‘堰河香’有机茶,游客还能把全国100多个村的特产带回家。”

20年前,“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在浙江余村诞生。而在千里之外的湖北堰河村,“领头雁”闵洪艳扎根乡村,以实际行动践行“三大精神”与“两山”理念,带领村民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如今的堰河村,实现了“一家一栋小洋楼、一家一辆小轿车、一家一个致富项目、人均存款10万元”的目标,成功创建为国家4A级景区,还先后斩获全国文明村、全国生态文化村等20项国家级称号。

这样的蝶变,堰河村是如何一步步实现的?

靠山吃山变养山护山

他带领村民种下“绿色银行”

“见山山秃头、见路路断头、见水水断流、见人人发愁。”这是1992年闵洪艳当选村支书时,村里的真实模样。

那时,村民靠砍树卖柴维持生计,村集体负债超20万元,温饱都是难题。

面对困境,闵洪艳不断思索:“没有区位优势,也无矿产资源,难道只能守着大山饿肚子?”

彼时,《人民日报》上“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的观点点醒了他:“没有耕地和矿产,不代表没有资源!堰河最大的优势就是山,种茶是破局关键!”

“茶叶能当饭吃吗?”面对质疑声,闵洪艳毫不动摇。他带领党员干部和200多名村民扛起锄头走进荒山,在适宜种茶的土地全部栽下茶苗,并立下村规:“不准砍树,要管好山、护好水、修好路、育好人、建好村!”

三年后,七麻袋茶叶卖出7000元,为村集体经济赚来“第一桶金”。曾经反对的村民,彻底信服了。

此后,堰河村的绿色产业稳步推进:请来农业专家改良茶种,建起茶叶加工厂;到2000年,茶园从百亩扩展至1200亩,还种植5000亩经济林和1万多亩生态林,“秃头山”变成存绿生金的“绿色银行”。

“依托‘堰河香’品牌,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全面打通。”闵洪艳表示,2024年村里茶叶销售收入4000余万元,创历史新高,“这‘金叶子’让村民日子越来越有盼头!”

文旅融合促“村民共富”

穷山沟蝶变国家4A级景区

山绿了,水清了,茶山的名气越来越大,前来买茶品茶的人也逐渐增多。

“我们要让游客走进来,让村民富起来,环境必须好起来。”闵洪艳又将目光投向乡村旅游,他带领党员干部挨家挨户推进垃圾分类和环境整治。

这个偏僻山村破天荒地推行垃圾分类,房前屋后卫生责任到户,清运走100多车、50多吨积存垃圾,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同时,通过制定村规民约、编印文明手册,堰河逐渐形成“茶成垄、树成片、涧水清、民风淳”的美好风貌。

2005年,闵洪艳带头示范,让妻子开办起村里第一家农家乐“银杏山庄”,推出炒茶体验、农家菜等项目。创业初期并不顺利。“第一年赔本、第二年保本,第三年突然火了,最多一天接待28桌客人!”

看到农家乐赚钱,村民们纷纷跟进。

2016年,堰河村启动民俗园建设,村里统一外墙风格,内部装修由村民自主设计,茶楼、民宿、豆腐坊、土特产店等陆续开业,浓郁民俗风情让园区迅速“走红”。

为杜绝恶性竞争,2007年堰河村成立生态旅游经济专业合作社,探索“统分结合”机制:“统”即统一民宿风格、商品价格、服务标准和“堰河香”品牌;“分”则保留村民自主经营权,由合作社统一派单、轮流接待,保证公平公正。

在闵洪艳带领下,堰河村荣获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国生态文化村、全国绿色示范村、中国最美休闲乡村等称号。村里还积极引入新业态,打造“山野农场”特色民宿,提供露营烧烤、乡村咖啡等服务,旅游综合收入突破1亿元。

共富超市2号店落户堰河

中国和美乡村共富联盟落地成真

在堰河村的竹林中,摆放着280块石头墩子,“堰河人民大会堂”字样的石墩十分醒目。

“早年村里有事商量,就在竹林里开会。280块石头,对应当时的280户村民。” 闵洪艳说,干部从这里选出、人心从这里凝聚、发展从这里谋划、行动从这里开始,真正实现群众事、群众议、群众定。

堰河村还摸索出“三三制”组织模式:建立村党委、村委会、经济组织“三位一体”架构;完善村党委会议议事、村民代表大会定事、村民委员会理事的“三会治事”机制;实行支部联产业、干部联项目、党员联农户的“三联共建”。

在堰河,每名干部身上有任务、每个党员肩上有担子。村干部既是导游、讲解员,也是服务员。“每一名党员干部就像一棵小草,这棵小草必须要有顶起一颗露水珠的力量。” 闵洪艳常对村干部说。

2023年,闵洪艳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在他的推动下,堰河村联合周边7个村成立“1+7大堰河共富圈”,共同打造“茶旅小镇”。2024年,这7个村的村集体收入均突破20万元。

今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同为全国人大代表的余村党支部书记汪玉成与闵洪艳在京聚首。两位村书记构想推出“共富超市”,统一品牌和设计,制定标准规范,在全国建设首批100家门店——1号店设在余村,2号店落户堰河村。

8月19日,“中国和美乡村共富联盟”在浙江余村成立,堰河村成为首批成员,“堰河香”有机茶亮相“共富超市”货架。闵洪艳说,只要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一定能让农特产卖得更远、更俏、更值钱。

未来堰河怎么发展?闵洪艳有了新规划,希望达到“五有六变”——村里有金融、家里有资本、户里有硕博生、发展有产业、出行有房车;山水变风景、资源变资本、农民变股民、产品变商品、“两山”变“红利”、振兴变高兴。

走进堰河村,生态茶园层叠翠绿,民俗小楼笑语盈盈。从砍树卖柴到生态富民,从单打独斗到共富联盟,堰河村用实践证明:只要坚定不移践行“两山”理念,一锤接着一锤敲,偏僻山村也能蜕变为“书记强、发展好、乡风正、环境美、治理优”的乡村振兴标杆。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